最近看到很多同学在发帖子阿 说自己感冒发烧 很难受
甚至自己感冒了 危及到家人 还有宝宝的
真的很讨厌阿
中医里 有个古方 叫玉屏风 是个好东西
对于这次的流感 也有一点的抵抗作用 我不知道我这样发帖出来 有多少篱笆同学会看到 也会去做 但是 我觉得 哪怕有一个同学坚持做了 我都没有白打字
找点资料给大家看看
组成:防风(30克) 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方论】方中黄耆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耆、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耆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类别:补益类
出处
《世医得效方》
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增强免疫力的良方,体弱者不妨一试。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用药心得
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齐文生主任医师说,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现代发展
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
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猪流感中,该方显示出独特的疗效!
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
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
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不管是体弱多病者,还是老人、孩子或者孕妇,服用这种中药都比较安全,几乎没有副作用。从组方上看,黄芪有很好的补气功效,服用其可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的作用突出,还可以帮助黄芪来补气,防风的作用则是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把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毒性物质排出体外。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组方,具有更广泛地治疗作用。
患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这类人,可以服用玉屏风散来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妇女更年期烦躁盗汗,可用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如果想增加抗病毒效果,可加金银花10克、桑叶6克或者连翘10克一起服用。
对于感冒并轻微咳嗽症状的患者,可以在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的药方中,添加桔梗10克、菊花9克或者黄芪来服用。
儿童的配方一样,药剂量则减半。
喝中药防猪流感 先要辨清体质
最近,猪流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恐慌,虽然我国还未发现猪流感病例,但由于暂时没有疫苗预防人感染猪流感,我们只能寻求多方面的预防措施。一说到预防,很多人首先就想到了中医药。为指导广大网友正确预防猪流感,39健康网记者特地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琳教授。
专家介绍:林琳,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世界中医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核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虚人干嘛、顽固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炎、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
林主任告诉我们,预防猪流感还是要以增加人体的防御功能为基础,可服用玉屏风散,但在服药预防之前必须要先辨清自己的体质,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喝板蓝根、用生姜汤泡脚这些方式也未尝不可,但都是要先辨清个人体质。以下为采访正文:
一、中医防治猪流感有什么好的办法?
39健康网记者:谈到预防,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医药。那么您认为对于猪流感中医方面有什么好的预防或治疗办法?
林主任:中医预防疾病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讲的“未病先防”指的就是预防。中医强调人患病主要是由于身体的防御功能低下所致,即《黄帝内经》所说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因此,要防病的话,你就必须提高自己身体的屏障功能和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外来病原体的侵犯和疾病的发生。
预防猪流感 不妨喝点“玉屏风散”
这里介绍一个很经典的方剂,叫做“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疾病的一个代表方,它主要的药物有北芪、白术和防风,玉屏风散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身体的屏障功能。预防猪流感的话,可以服用这个方剂,但要随证加减。根据猪流感现在报道的症状,主要有发烧、疲乏、咳嗽、饮食无味、腹泻、恶心等等,这个病的病性按中医来讲的话,应该属于风热,我个人估计应该还有湿性,这与季节气候和地域也有关系,春季加上我们地处岭南,湿气是比较重的,所以我认为可以在“玉屏风散”的基础上加上清热解毒药物,还有化湿的药物,喝这副方剂应该是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屏障功能和抗病能力的。
有些人不适合喝这个方
总的来说,如果调配得比较好,玉屏风散这个方是比较平和的,同过加减后,方中兼有补气、清热、疏风、化湿的药物,一般人都是可以喝的。但是,假如方中加了清热解毒药,它就会偏凉性,那么体质偏寒的人就不太适宜了。所以,市民如果要喝这个方的话,还是要找中医医生先帮你看看,如果你的体质比较寒的话,医生会帮你减少清热解毒药的用量。
喝药预防 首先要分清体质
中医有个总的防病原则,叫做“扶正祛邪”。但还是要按个体来确定具体的预防办法,最起码要区分这个人是体质偏实还是偏虚,其次还要区分是偏寒还是偏热,寒热又可分虚寒实寒,虚热实热等。
(1)对于一些体质偏虚的,那么喝药的话,方中就要以补药为主;如玉屏风散这个方就可以,既可以扶正,又可以疏风,是很好的预防疾病的药方。
(2)如果是偏实的体质,方中则不适宜用太多的补药,而应该以清为主。
(3)对于体质比较虚寒的,可以吃一些人参、北芪等,但不主张大量服用;较平和一点的药物,小孩可以选择太子参,大人西洋参,再加少量的北芪。
(4)而对于体质比较热的,服用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这些都是可以的。
二、板蓝根预防猪流感有用吗?
39健康网记者:喝板蓝根冲剂这些中药,您觉得对预防猪流感有用吗?
林主任:板蓝根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它适合于热毒性疾病以及热性体质的人,对于虚寒体质的人可能就不太合适了。而板蓝根是否具有抗猪流感病毒的作用,现在暂时还没见到相关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它对于清解那些“风热性质比较重”的病原体来说,还是一个很好的药物。很多的流感都属于中医所说的“温病”——也就是热病的范畴,板蓝根是一个很经典的清热解毒药,很多流感应该都可以用它来防治,但具体还是要看每次流感的性质是什么,是热毒性的?还是湿热性的?假如是热毒性的,用板蓝根就很好;而如果是湿热性的,那就要分辨是热重一些还是湿重一些,假如是热重湿轻,板蓝根就可以用了;但如果是湿重热轻,单独用板蓝根是不行的,还是要加上一些化湿的药,如藿香、薏米、佩兰等,这会更合适一些。
三、生姜汤泡脚预防猪流感可行吗?
39健康网记者:很多市民可能会觉得还没有得病就熬药喝,这样太麻烦,就采用生姜汤泡脚等等这些方法,您认为生姜汤泡脚这个方法可行吗?
林主任:泡脚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系统的稳定。假如加入生姜的话,就有祛风寒的作用了,这对于身体还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在这个病毒比较活跃的季节,用这些办法来调节身体的平衡,这对防病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它并不是说只针对猪流感病毒,而是通过调整人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或者说使身体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进而加强人体的防御功能,起到防病的作用。调整机体的平衡,加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实用的。中医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也就是说身体健康状况调整得好,外来的疾病就不会侵入你的体内了。所以,在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就要加强自己身体的防御功能,提高身体的一种屏障功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上面说的 用温水泡脚放点点姜片的时 我每年冬天都会坚持 甚至放点点白醋 到鼻子出汗了 就可以了 只是脚上的血管张开了 脚变的黑黑的 夏天穿鞋有点点难看 有点时间才能恢复 但是对身体确实会好的
我每年到九月或者十月 就是秋分那时开始 连喝3个月的玉屏风 这个也是一个医生告诉我的 因为我以前老是感冒 甚至扁桃体发炎 发烧的 现在 我不会感冒了 或者说很少很少 前段时间 我最看的的《中华医药》节目 也推荐了这个古方 确实很经典
最近看了不少资料 说不少医院做了研究 说是对付最近的禽流感 猪流感的 也很有作用
我希望大家可以去试试
最早 我是去药房抓这3个药回家自己煮的 但是口味不是很好 后来去买散 是用来冲服的 这个我觉得很不错 但是不是经常买的到 再后面 我看见了口服液的 我就喝了 这个口味不错 我推荐给有宝宝的妈妈们 确实很不错